首页 
 学院概况 
 机构设置 
 师资队伍 
 学科专业 
 教学工作 
 科学研究 
 招生就业 
 党群工作 
 学生工作 
 学校首页 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>>教学工作>>教学管理>>正文
    转变教学理念,凸显专业特点——张立丹线上教学经验分享
    2022-05-03 10:53  

    《现代汉语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,是对外汉语志愿者选拔、汉语国际教师证考试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,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、词汇、语法等授课的基础,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深挖理论性的知识点也要注重实践性的训练,基于以上原因,张立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几点:

    (一)采用问题导向、专题讨论等教学方法,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,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深入挖掘。

    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,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,用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,完成对知识点的深入挖掘,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得出结论,学生的参与度高,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增强,对知识的内化吸收也会更好。如在讲数词、量词时让大家讨论“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词、量词教学的特点”,通过讨论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,同时也拓展了教学内容,使学生了解了词类本体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。

    此外,《现代汉语》课程具有较强的分析性,在考研和汉语国际教师考试中,语音、词汇、语法都是考试的重点,所以,在知识点的学习中,还特别注重讲练结合,精讲多练,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因此,结合知识点的特点,每节课都会设置章节测验或作业,增加练习的力度,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,也让学生熟悉了考研的题型和易考知识点。

    (二)任务驱动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高质量地完成实践性训练。

  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在掌握《现代汉语》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输出,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把各个语言点的结构、语义、语用等特点讲清楚,所以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授课能力。在这一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,教师给出任务后,要求学生按小组搜集与任务有关的文献资料、准备讨论发言;在上课时组织学生对最终结果进行讨论及评价,培养学生文献的搜集整理能力以及分析运用能力,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。而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,还学会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,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,学习的兴趣也显著提高,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。如在讲叹词和拟声词时,给出“讲授叹词和拟声词”的任务,然后学生分组搜集资料、备课、撰写教案,选出代表讲课、录课,上传授课视频,最后大家在讨论区对教案和授课视频进行评议。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,也增强了学生对课程“教”与“学”的参与感,进而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。

    (三)注重课程思政,传授知识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

  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《现代汉语》是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因此在教学中张老师特别注重思政育人,结合专业特点以培养“主动承担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光荣使命,以展现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,让国际社会真正地了解中国、认识中国,进而接受中国。”为育人目标。在教学过程中将整门课程的总体思政目标化整为零,细化到各个章节之中,与各章节知识点有机融合。每节课设置一个主题,根据时事新闻,再结合课程知识点的语例进行讲解。比如讲授“补语和宾语的顺序”这一知识点时,把具体语例与“卡拉奇孔子学院遭遇恐怖袭击,三名中方教师遇难”这一新闻相结合,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,培养学生作为汉语国家教育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,做“讲好中国故事”的对外汉语人。

    撰稿:徐晶

    审核:赵丽

   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