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序号
|
成果名称
|
期刊名称
|
作者
|
名次序列
|
发表时间
|
| 1
|
论佛学对宗白华科技美学思想的影响
|
文艺评论
|
张希玲
|
独撰
|
201502
|
| 2
|
敦煌曲子词文学性质探析
|
文艺评论
|
韩波
|
独撰
|
201502
|
| 3
|
胡祗遹“九美说”及其对明清戏曲表演理论的影响
|
河北学刊
|
韩波
|
独撰
|
201509
|
| 4
|
论花间词的梦幻色彩
|
文艺评论
|
赵丽
|
独撰
|
201509
|
| 5
|
副词“还”的“停留于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”义
|
汉语学习
|
李冬梅
|
独撰
|
201512
|
| 6
|
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
|
黑龙江高教研究
|
赵丽、刘昭
|
第一
|
201506
|
| 7
|
“后语文教育”的困境与出路
|
教学与管理
|
程媛
|
第一
|
201505
|
| 8
|
王昌龄诗歌意象的运用
|
大庆社会科学
|
周慧敏
|
独撰
|
201508
|
| 9
|
浅析古代汉语中两种特殊动宾关系
|
蚌埠学院学报
|
张杨
|
独撰
|
201504
|
| 10
|
作家迁徙与文学图谱的生成
|
教育观察
|
徐洪娓
|
独撰
|
201504
|
| 11
|
《丹东之死》的存在主义反思
|
蚌埠学院学报
|
王勇
|
独撰
|
201510
|
| 12
|
宗白华美学“同情说”的精神蕴涵
|
大庆社会科学
|
张希玲
|
第一
|
201506
|
| 13
|
黄药眠与美学论坛
|
大庆师范学院学报
|
张荣生
|
独撰
|
201501
|
| 14
|
世俗的体认——《西游记》如来佛祖形象论
|
大庆师范学院学报
|
刘玲、孙玉红
|
第一
|
201507
|
| 15
|
大庆文学与大庆作家的责任——兼评隋荣的小说《牵着太阳的手》
|
大庆师范学院学报
|
张大海
|
独撰
|
201503
|
| 16
|
大庆市商业店铺名称语言特征分析
|
大庆社会科学
|
张杨、崔永锋、冯达
|
第一
|
201510
|
| 17
|
大庆精神视阈下的新时期石油歌曲创作发展趋势研究
|
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
|
王勇
|
独撰
|
201507
|
| 18
|
大庆石油题材歌词文本的美学思考
|
大庆师范学院学报
|
王勇
|
第一
|
201509
|
| 19
|
神话学视阈下的庞壮国诗歌审美价值探究
——以诗集《望月的狐》为例
|
齐齐哈尔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
|
崔永锋、王勇
|
第一
|
201511
|
| 20
|
坚定、坚守、坚持——评杨利民剧作中的石油人
|
大庆社会科学
|
任金凤
|
独撰
|
201503
|
| 21
|
李云迪散文中死亡叙事与情感叙事关系探析
|
齐齐哈尔大学学报
|
李枫张宇宁
|
第一
|
201506
|
| 22
|
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本性
|
大庆师范学院
|
张荣生
|
独撰
|
201509
|
| 23
|
诗歌意象与意境
|
大庆师范学院
|
张荣生
|
第二
|
201503
|
| 24
|
诗歌意象的诗性智慧
|
大庆师范学院
|
张荣生
|
第二
|
201501
|
| 25
|
新课改,改在师与生
|
北方文学
|
孙玉红
|
第一
|
201505
|
| 26
|
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合与宗
|
中国培训
|
孙玉红
|
独撰
|
201507
|
| 27
|
发展性评价,引领教师职业成长
|
北方文学
|
孙玉红
|
独撰
|
201507
|
| 28
|
论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建构
|
现代交际
|
高政锐、邓福舜、赵丽
|
第一
|
201504
|
| 29
|
《孔子德育思想传承与创新的对策研究--从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谈起》
|
科教导刊
|
楚丽丽
|
独撰
|
201506
|
| 30
|
对“发现性学习”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反思
|
教书育人
|
张杨、黄姗姗
|
第一
|
201503
|
| 31
|
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
|
长春师范大学学报
|
赵丽、原昊、邓福舜
|
第一
|
201501
|
| 32
|
关于社交媒体在大学课堂中使用情况的调查
|
教育观察
|
刘春玲
|
第二
|
201504
|
| 33
|
校企(地)互动在《中国当代文学》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
|
才智
|
刘慧敏
|
独撰
|
201511
|
| 34
|
试论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
|
才智
|
楚丽丽
|
独撰
|
201501
|